承担本科课程
在本科生创新培养过程中,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以地学问题为核心,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双方通过“师生交互界面”进行高频、多维和互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
研究生指导
指导学生论文获奖
[1]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黄河流域碳水通量演变及其协同治理”,陕西师范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高南,2021-2024年在组学习。
[2] “基于GoolEarthEngine与复杂网络的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和植被变化分析”,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纪秋磊,2020-2023年在组学习;
[3] “基于出租车轨迹数据的武汉市居民出行网络模式挖掘及时空特征分析”,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樊彬,2019-2021年在组学习。
指导学生项目
[1]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农业保土固碳增效的空间优化模式研究——以榆林六县为例”,吴颖欣,研究生领航人才培养项目;
[2] “毛乌素地下水赋存结构对大规模植被恢复和农业开发的响应机理”,王振国,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领航人才培养项目;
[3] “陕西省黄河流域旱作梯田建设需求分析调查研究”,吴颖欣、苟芬、王振国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4] “生态恢复背景下黄河流城植被对干旱的响应”,高南,梁娟,王程茜,莫童,易智瑞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
[5] “中国之治: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地下水危机——以毛乌素地区为例”,王振国、李腾云、许章宁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6] “雨润心甜教育信息平台”,兰志洋,挑战杯;
[7] “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与服务的地理大数据平台”,齐娟娟,挑战杯;
[8] “网络时代下政府、景区与游客的三方价值共创”,刘家兵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9] “海洋粮食的可持续供应研究——人海关系视角下的海水养殖未来发展”,陈芷柔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0] “复合型多功能农庄环境和经济的双赢模式研究”,张小芬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1] “大数据驱动的黄土高原典型城市水粮食能源耦合关系研究”,张雪茹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2] “基于地形校正的黄土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模拟与分析”,刘清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3] “陕北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响应特征分析”,苟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4] “虚拟妇女博物馆系统研究”,杨迪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5] “陕北黄土高原径流对植被变化的响应特征研究”,符淑宜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6] “渭河流域未来水资源的演变:趋势、特征及对策”,李莎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7]“榆林市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研究”,易多普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指导学生获奖
[1]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王振国(2022301212),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24年;
[2] 本科生国家奖学金,王佳怡(42109246),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24年。
[3] “雨润心甜教育信息平台”,第十一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兰志洋、李思雅、高南等,陕西省铜奖,2022年;
[4] “中国之治: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地下水危机——以毛乌素地区为例”,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王振国、李腾云、许章宁、吴颖欣等,校级特等奖,2023年;
[5] “陕西省黄河流域旱作梯田建设需求分析调查研究”,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吴颖欣、苟芬、王振国等,校级二等奖,2023年;
[6] “生态恢复背景下黄河流城植被对干旱的响应”,易智瑞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高南,梁娟,王程茜,莫童,遥感应用组三等奖,2022年。
教学研究项目
[1]《陕西省教育数字化推进策略研究》,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2023年。
[2]《数智化使能地理教学变革:从人地耦合到人地机价值共创》,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022年;
[3]《地理专业物理-社会-信息三元课堂构建与多维调控研究》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019年。
课程建设项目
[1]《黄河流域多尺度生态——水文耦合虚拟仿真实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董治宝、梁伟、李君轶、严建武、焦磊,2023年;
[2]《地理系统智能原理与方法》,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2023年;
[3]《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陕西师范大学线上线下一流课程,2022年。
教学文章
[1]梁伟.黄土高原水循环”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
[2]梁伟.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GIS设计与实现课程为例”,科教导刊,2021。
[3]梁伟.GIS专业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以陕西师范大学“GIS设计与实现”课程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021。
[4]梁伟.高等师范学校地学专业程序设计课程评价体系构建—以陕西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课程教育研究,2015。
知识产权
[1]黄土高原典型坡面生态水文过程虚拟仿真实验系统,2021SR0983542;
[2]黄河流域多尺度生态水文过程建模仿真实验教学系统,2021SR0947222;
[3]知识自动化精准滴灌大数据教学服务软件,2022SR0624766;
[4]教育复杂系统教学多维目标达成过程测评软件,2022SR0617033;
[5]教育复杂系统多群体共创大学课程资源智能软件平台,2022SR0572010;
[6]教育复杂系统个性化精准主动推荐知识服务平台,2022SR057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