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项目
[1]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农业保土固碳增效的空间优化模式研究——以榆林六县为例”,吴颖欣,研究生领航人才培养项目;
[2] “毛乌素地下水赋存结构对大规模植被恢复和农业开发的响应机理”,王振国,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领航人才培养项目;
[3] “陕西省黄河流域旱作梯田建设需求分析调查研究”,吴颖欣、苟芬、王振国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4] “生态恢复背景下黄河流城植被对干旱的响应”,高南,梁娟,王程茜,莫童,易智瑞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
[5] “中国之治: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地下水危机——以毛乌素地区为例”,王振国、李腾云、许章宁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6] “雨润心甜教育信息平台”,兰志洋,挑战杯;
[7] “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与服务的地理大数据平台”,齐娟娟,挑战杯;
[8] “网络时代下政府、景区与游客的三方价值共创”,刘家兵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9] “海洋粮食的可持续供应研究——人海关系视角下的海水养殖未来发展”,陈芷柔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0] “复合型多功能农庄环境和经济的双赢模式研究”,张小芬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1] “大数据驱动的黄土高原典型城市水粮食能源耦合关系研究”,张雪茹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2] “基于地形校正的黄土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模拟与分析”,刘清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3] “陕北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响应特征分析”,苟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4] “虚拟妇女博物馆系统研究”,杨迪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5] “陕北黄土高原径流对植被变化的响应特征研究”,符淑宜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6] “渭河流域未来水资源的演变:趋势、特征及对策”,李莎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7]“榆林市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研究”,易多普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