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风

电子邮箱:
所在单位:
心理学院
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联系方式:
kongfeng87@126.com; kongfeng@snnu.edu.cn
学位:
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在职
毕业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
学科:
基础心理学

孔风

在读成员

Lab Director

3.jpg

孔 风 

孔风,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学术型硕士:基础心理学;专业型硕士:心理健康教育)。目前主要采用行为测量与脑成像技术(如fMRI、EEG、TDCS等)探讨:(1)人格与环境因素(如社会、文化、经济因素等)影响幸福感以及健康行为的心理与神经机制;(2)积极干预与积极教育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


Lab members

微信图片_20210707170305_edited.jpg

李程程

24级博士研究生

2024年,她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目前是基础心理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她主要研究早期受虐经历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具体而言,她采用问卷测量,并结合纵向研究、日记法、行为与神经干预技术等,系统考察儿童期受虐经历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


25 刘双强.jpg

刘双强

25级博士研究生

2025 年,他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为基础心理学专业在读博士生。其研究兴趣聚焦于早期受虐经历对个体幸福感,特别是心理丰富性的影响及其机制解析。研究中,他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与实验设计方法,辅以纵向数据建模、元分析技术、脑成像技术等,系统检验早期受虐经历在影响个体幸福感与心理丰富过程中的作用路径及心理与神经机制。


23 郭甜甜x.jpg

郭甜甜

23级硕士研究生

2023年,她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目前是基础心理学专业在读研究生。她主要研究亲环境行为的发生机制。具体而言,她采用问卷测量和行为实验,并结合纵向研究、日记法、行为与神经干预技术等,系统研究儿童期经历和积极性格优势对个体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钟凯馨_edited.jpg

钟凯馨

23级硕士研究生

2023年,她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目前是基础心理学专业在读研究生。她主要关注人格与儿童期经历对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具体而言,她的研究方向有:(1)结合元分析、日记法与纵向追踪,考察坚毅在不同时间框架下对幸福感的差异性影响;(2)结合问卷测量、行为实验与脑成像技术,探究儿童期积极经历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23 任澳x.jpg

任澳

23级硕士研究生

2023年,他本科毕业于西安欧亚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目前是心理健康专业在读研究生。他主要关注早期受虐经历对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具体而言,他采用问卷测量,并结合纵向研究和元分析技术等,考察早期受虐经历对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23 刘月凝.jpg

刘月凝

23级硕士研究生

2023年,她本科毕业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是应用心理专业在读研究生。她主要关注自我关怀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具体而言,她采用问卷测量,并结合纵向研究、日记法、心理干预技术等,考察自我关怀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


23 刘一凡x.jpg

刘伊凡

23级硕士研究生

2021年,她本科毕业于西安文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目前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他主要关注早期受虐经历对青少年感恩的的影响及其机制。具体而言,他采用问卷测量,并结合纵向研究、日记法、心理干预技术等,考察早期受虐经历对青少年感恩的影响及其机制。


23 杨晓妮1.jpg

杨晓妮

23级硕士研究生

2023年,她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心理学专业,目前是应用心理专业在读研究生。她主要关注自我关怀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具体而言,她采用问卷测量,并结合潜在剖面分析、心理干预技术等,考察自我关怀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


23 狄克凤x.jpg

耿克凤

23级硕士研究生

2023年,她本科毕业于安顺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目前是大理大学应用心理专业在读研究生。她主要研究早期受虐经历对个体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具体是采用问卷测量和纵向研究设计,系统研究儿童期受虐经历对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及其机制


24 王舒x.png

王舒

24级硕士研究生

2024年,她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目前是基础心理学专业在读研究生。她总体聚焦于积极情绪与动机对社会认知及行为的塑造作用,采用问卷测量、行为实验并结合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系统探讨积极特质与体验如何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与自我成长。


25 刘潜.jpg

刘潜

24级硕士研究生

2024年,他毕业于吉林大学心理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目前是基础心理学专业在读研究生。她主要研究儿童期积极经历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具体而言,她采用问卷测量和行为实验,并结合纵向研究、日记法、神经干预技术等,系统研究儿童期积极经历对个体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24 余雅梦x.jpg

余雅梦

24级硕士研究生

2024 年,她本科毕业于商丘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目前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她主要关注早期不良经历对于坚毅的影响及其机制。具体而言,她采用问卷测量,并结合纵向研究和元分析技术等,考察早期受虐经历对个体坚毅的影响及其机制。


24 臧雨萌x.jpg

臧雨萌

24级硕士研究生

2023年,她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目前是应用心理专业在读研究生。她主要关注儿童期情感虐待对感恩的影响及其机制。具体而言,她采用问卷测量,并结合纵向研究、日记法、心理干预等,考察儿童期情感虐待对感恩的影响及其机制。


24 陈宣圻.jpg

陈宣圻

24级硕士研究生

2024年,他本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目前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他主要研究早期受虐经历对青少年幸福感的影响。具体来讲,采用问卷测量和纵向设计,系统研究早期受虐经历对青少年幸福感及其机制。


24 牛鑫晨x.jpg

牛鑫晨

24级硕士研究生

2024年,他本科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是应用心理专业在读研究生。他主要关注自我关怀对幸福感尤其是社会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具体而言,他采用问卷测量,并结合纵向研究、日记法、心理干预等,考察自我关怀对社会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


24 杨斑斑x.jpg

杨斑斑

24级硕士研究生

2011年,她本科毕业于深圳大学英语专业,目前是大理大学应用心理专硕在读研究生。他主要研究儿童期受虐经历对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的影响。具体是采用问卷测量和纵向研究设计,系统研究儿童期受虐经历对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的影响及其机制


25 甄贞x.jpg

甄贞

25级硕士研究生

2025年,她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目前是基础心理学专业在读研究生。她主要关注早期受虐经历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具体而言,她采用行为实验、日记法以及经颅电刺激技术等,考察早期受虐经历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25 张天意x.jpg

张天意

25级硕士研究生

2025年,他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目前是基础心理学专业在读研究生。他主要采用实验和问卷测量,并结合纵向研究、日记法以及脑成像技术等手段,探究早期经历和本真性的关系及其背后的机制。


25 苏静轩.jpg

苏静轩

25级硕士研究生

2025年,她本科毕业于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目前是基础心理学专业在读研究生。她主要采用实验和问卷测量,并结合日记法、纵向研究以及脑成像技术等手段,探究早期网络欺凌经历和亲社会行为等的关系及其机制。


25 孙一凡x.jpg

孙一凡

25级硕士研究生

2025年她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药学专业,目前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主要关注儿童期情绪虐待对父母和子女的亲子关系的影响及其机制。具体而言,采用问卷测量,并结合纵向研究技术,考察儿童期经历对亲子关系的长期影响及其机制。


25硕心健 胡锦丽.jpg

胡锦丽

25级硕士研究生

2025年她本科毕业于晋中学院师范英语专业,目前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主要采用问卷测量,并结合纵向数据分析技术等,研究早期童年经历和性格优势对青少年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及其机制。


25 何晶晶x.jpg

何晶晶

25级硕士研究生

2013年她本科毕业于海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目前是心理健康教育在读研究生。她主要关注感恩教育对小学生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而言,通过设计针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考察感恩教育是否通过改善学生的情绪调节策略和心理韧性,进而提升其情绪和心理健康。


25 陈嘉玟x.png

陈嘉玟

25级硕士研究生

2025年她本科毕业于广州大学法学专业,目前是应用心理专业在读研究生。她主要关注早期受虐待经历对正念的影响及其机制。具体而言,她采用问卷测量,并结合日记法、纵向研究、心理干预等,考察儿童期受虐经历对正念的影响及其机制。


25 李欣宁.jpg

李昕宁

25级硕士研究生

2025年她本科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目前是应用心理在读研究生。她主要关注医护人员情绪情感问题对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具体而言,她采用问卷法结合纵向研究、日记法等探讨其机制。


25硕 黄平丽x.jpg

黄平丽

25级硕士研究生

2025 年她本科毕业于江苏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目前是应用心理专业在读研究生。她主要关注环境因素和人格特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