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电子邮箱:
入职时间:1999-07-01
所在单位:心理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
性别:女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学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教师简介
李彩娜,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教育部督导局校园欺凌防治专家,陕西省儿童青少年心理与行为健康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治疗分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校园欺凌与暴力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教师资格证国家考试考官,陕西师范大学教学名师。近年来,发表SSCI等期刊论文六十余篇,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三十余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中国基础教育协同创新中心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陕西省基础教育重大招标课题、陕西省社科基金和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参加课题十余项。李彩娜教授长期致力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科学研究、实践干预与教育指导工作,近年来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多次参与陕西省教育厅组织的陕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编写,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团队组建,实施了对陕西省160万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撰写了多份政府调研报告,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家长、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科普讲座,编制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集等。
教育经历
2003.9—2006.6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教育学 博士研究生
1996.9—1999.7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 硕士研究生
1992.9—1996.7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 教育学 大学本科
工作经历
2008.12—2011.12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博士后研究
2006.12—2012.12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教师
2002.12—2006.12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教师
1999.6—2002.12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师
研究方向
曾获荣誉
心理学院年终考核优秀,2012-12
心理学院年终考核优秀,2013-12
心理学院年终考核优秀,2014-12
论文《依恋与大学生人际适应—个人自主的中介》获陕西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4-01
主编教材《教育心理学》获“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陕西省二等奖及“陕西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并被列为陕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教师教育系列专用教材,2013-10
获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分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2014-11
独著《亲密关系与青少年发展》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2015-05
荣获陕西师范大学校级教学名师荣誉,2016-04
“以品格培养为核心,全方位全过程渗透”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探索(署名第二)该成果获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21-03
“基于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师范类专业心理学课程改革与实践”获得年度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21-05
《儿童发展的不同环境敏感性:理论与实证》(署名第三)获得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2022-10
获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22-12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获校级一流课程建设(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立项,2021-09
主编教材《中学生认知与学习》荣获陕西师范大学优秀教材奖,2022-06
“以品格培养为核心,全方位全过程渗透”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探索(署名第二)其成果获陕西省第十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04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课程入选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2023-02
科研成果
- (1) 李彩娜,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的纵向关联: 悲伤与愤怒反刍的中介:心理科学,2024.1.20(1):70-79
- (2) 李彩娜,张倩倩,赵四平,Trusting strangers: The benefits of reciprocal self-disclosure during online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mediating role of interpersonal lik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24.2.14(1):143-154
- (3) 李彩娜,黄垣成,袁楸楣,辛婷,青少年早期学业成就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尊和流动性的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9.12(00):66-79
- (4) 李彩娜,郭迪,Peer status buffers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f peer victimization on School Burnout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via negative cognition:Current Psychology,2023.11.9(33):29061-29069
- (5) 李彩娜,Rumination and Rejection Sensitivity Elevate Victimized Adolescents’ Loneliness: A Three-Wave Longitudinal Study:Journal of Aggression Maltreatment & Trauma,2023.11.9(11):1531
论文成果
更多+- 暂无内容
专利成果
科研团队
其他联系方式
邮编:
通讯/办公地址:
办公室电话:
移动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