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辉儒
个人简介
一、个人基本信息
姓 名:裴辉儒
工作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金融系
职 称:教授
毕业院校:厦门大学统计系
学 位:经济学博士
学术经历:1)辽宁大学数量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留学经历:2)英国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陕西省经济学会理事。
社会实践:曾作为陕西省委组织部第三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挂职榆林市水务集团财务副总监
学术经历: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国家出版基金》等国家级课题2项,教育部课题1项,其他省部级及其以下项目7项,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13项,其他课题5项;先后在《厦门大学学报》、《农业技术经济》、《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统计与决策》、《统计信息论坛》、《思想战线》等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化工工业出版社》出版机构学术专著8部,出版教材2部,出版学术译著1部,向省部级相关部门提交研究报告5篇,参与福建、青海、陕西等各省份各级政府部门、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以及各级企业的经济发展规划20多项。相关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央及地方的国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所采纳,获得陕西省、福建、青海等各级政府部门的奖励。
二、主要研究领域
长期关注数字金融、智能金融、生态与环境经济价值、数字资产评估等问题。先后研究绿色核算、生态价值评估、数字资产、丝绸之路经济带及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人工智能金融、环境社会成本评估等问题。近些年主要致力于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等问题的相关研究。
三、主要研究成果
(一)论文
人工智能金融、就业供求意愿和高质量充分就业——基于供求行为视角的面板双栏模型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
数字新基建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及实证检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4(9)
数字科技企业数据资产与评估-以网易公司为例,资产评估研究,2023(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与数字经济协同性分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
技术进步视角下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文献综述,经济与管理,2022(1)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基于结构异质性视角的实证分析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21(2)
移动支付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0(1)
外商投资企业PM0.5污染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1999—2016年省际数据检验,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
PM2.5污染的社会成本——基于74城市动态气候经济综合模型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7(7)
中韩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基于发展水平与影响因素视角,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7(4)
生态服务价值捕获市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拓展,思想战线,2015(11)
基于收益率与改善生态环境效率视角的碳金融风险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9)
气候变迁条件下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的识别——基于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经济学视角,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5)
以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完善CPI预警机制,广西社会科学, 2012(11)
适度管制下的市场化低碳经济模式研究,思想战线,2012(9)
环保决策路径选择研究综述——以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为研究背景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7)
中国低碳化背景下的碳金融激励机制,思想战线 2011(9)
我国农业信贷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基于1978—2007年31个省份的Panel Data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0(2)
能源重镇对生态环境的外部效应及其价值补偿——基于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分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农村金融服务条件下资金流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基于环境税下的企业博弈行为分析,生产力研究,2007(5)
农村居住地环境治理的操作制度构想,理论导刊,2007(7)
我国统计数据质量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统计与决策,2006(4)
基于PFA中残余物项的剖析,当代财经,2006(9)
随机方法在价格指数编制中的应用 ,统计与决策,2006(8)
环境债券的特质与运行框架,生产力研究 2006(10)
PFA中残余物项的剖析,生态经济,2006(10)
正确认识EDP核算的全面性, 统计与决策,2005(11)
经济学的终极关怀:西方经济学伦理传统的审视,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2)
东西部开发的差异比较, 理论导刊,2000(5)
(二)学术专著
1.《数字金融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1
2.《中国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研究》化工工业出版社,2019
3《丝绸之路经济带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丝绸之路带上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识别、展示与捕获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6
5.《农贷配给、农户意愿与农业资本市场——基于农户调查、农贷与资本市场数据计量分析》,科学出版社 2015
6.《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价值评估及其补偿制度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7.《跨文化谈判攻略》,化工工业出版社,学术译著,2012
8.《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9.《中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价值补偿》,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10.《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与核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三)提交研究报告
1.以金融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2024
2.构筑人工智能与金融数智化联动安全机制,2024
3.关于推动融资平台整合升级有效路径研究,2023
4.以智能金融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2023
5.能源基地生态环境价值补偿研究,2017
(四)科研项目
国家级课题: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研究,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017
气候变迁背景下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中的价值识别、展示与捕获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4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研究:基于劳动力择优迁移的视角,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8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与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基于西部贫困、不发达农村地区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7
现代指数理论与应用的系统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6
省部级课题:
6.能源基地生态环境价值补偿研究——基于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分析,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2009
7.西北地区后贫困时期农村金融创新路径与模式研究,教育部重大基地项目,2017
8.西北资源开发生态补偿金融支持政策体系研究,教育部重大基地项目,2012
9.西北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基于GAMS平台的空间水资源模型应用,教育部重大基地项目,2011
10.人口生产偏好转变与内生农业发展,教育部重大基地项目,2010
11.环境价值核算体系创新与实证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15
省级课题:
12.科技金融对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西安市社科项目,2022
13.推动融资平台整合升级有效路径研究,陕西省社科联项目,2022
14.西安霾污染健康损失计量及治理研究,陕西省社科联项目2014.
15.西安霾污染健康损失核算及防控研究,陕西省社科项目,2014
16.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西安市社科规划项目,2017
横向课题:
17.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研究,中央高校专项基金项目,2010
18.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产业产业发展规划项目,空港新城管委会,2017
18.铜川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国人民银行铜川支行项目,2011
19.西宁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西宁市发改委项目,2010
20.西宁市十二五第三产业发展规划,西宁市发改委项目,2010
21.王圪堵水库水利风景区规划项目,榆林市水务集团,2016
22.榆林市水务集团发债招标项目,榆林水务集团,2016
(五)获奖情况
1.西安市霾污染形成及治理研究,陕西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获奖时间:2018年。
2. 农贷配给、农户意愿与农业资本市场——基于农户调查、农贷与资本市场数据计量分析, 2015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获奖时间:2015年。
3.西宁市政府十二五规划项目,一等奖,获奖时间:2011年。
4.福建省经济普查项目,二等奖,获奖时间:2007年。
5.新发展经济学,陕西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奖时间: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