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双
硕士生导师
更多
论文成果
-
李双双,延军平,汪成博,武亚群,秦岭—淮河南北供暖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地理学报,2019.9.15,74(9):1866-1977
-
王成博,李双双,延军平,武亚群,1970-2015年汉江流域多尺度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自然资源学报,2019.6.15,34(6):1209-1222
-
李双双,延军平,杨赛霓,赵怡,胡书山,1960-2016年秦岭—淮河地区热浪时空变化特征:地理科学进展,2018.4.28,37(4):504-514
-
高文兰,李双双,段克勤,孔锋,王娟,基于均一化资料的西安极端气温变化特征研究:地理科学,2018.3.15,38(3):464-473
-
李双双,延军平,芦佳玉,刘宪锋,孔锋,王娟,1970-2015年秦岭南北气温时空变化及其气候分界意义:地理学报,2018.2.8,73(1):13-24
-
李双双,延军平,孔锋,高文兰,王娟,赵怡,极点对称模态分解下西安高温天气的趋势特征:地理研究,2018.1.19,37(1):209-219
-
李双双,杨赛霓,刘宪锋,面向非过程的多灾种时空网络建模 ——以京津冀地区干旱热浪耦合为例:地理研究,2017.8.16,36(8):1415-1427
-
李双双,杨赛霓,刘宪锋,西南地区水稻水分亏缺率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生态学报,2016.9.15,36(18):5798-5808
-
李双双,杨赛霓,刘焱序,张东海,刘宪锋,1960~2013年京津冀地区干旱-暴雨-热浪灾害时空聚类特征:地理科学,2016.1.15,36(1):150-156
-
李双双,杨赛霓,1960~2014年北京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地理科学,2015.12.29,35(12):1640-164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