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主页
EN
教师个人主页

黄晓燕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更多
基本信息
所在单位: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 学历:博士研究生 性别: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职称:教授 在职信息:在职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 学科:人文地理学
联系信息
邮箱:
访问量: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个人简介

  黄晓燕,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行为地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编委,《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青年编委,陕西省地理学会理事,陕西师范大学优秀青年学术骨干。主要从事城市交通地理、行为地理、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研究。目前完成专著6部。共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省部级和各类地方政府委托项目7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研究成果发表于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Transport Policy、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Cities、Habitat International、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等刊物上。获得各类奖项10余项,包括2023年地理信息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1/20)、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2/13),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2/13),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6/7)、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2/6)、国土资源(广东)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5/5),2020年中国城市地理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1/3),2013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三等奖1项(4/10)等。

主要学术论文

[1]黄晓燕*,李禹,康晨晨,殷江滨,于泽航.机动车限行政策对城市私人小汽车保有量的影响及空间分异[J].地理科学进展,2023,42(7).

[2]康晨晨 ,黄晓燕* ,夏伊凡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价值分级分类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以陕西省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1(02):84-96.

[3]单卫东,黄贤金,曹小曙,曾广鸿,黄晓燕. 保障发展与安全的国土空间功能组织创新研究 [J].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 (11): 2792-2805.

[4]邢慧楠,黄晓燕*,夏伊凡. 社区和学校建成环境对儿童积极通学的影响——基于交叉分类多层模型的西安实证 [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3 (05): 749-760.

[5]夏伊凡,黄晓燕*,康晨晨等. 陕西省传统村落可达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 [J/OL].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2[2024-02-26].

[6] Xiaoyan Huang, Chenchen Kang, Chun Yin*, Yu Li. Urban and individual correlate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China: An application of 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s[J].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2023,11:1090832

[7]黄晓燕, 曹小曙. 时空间行为视角下交通与社会排斥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22, 41(1): 107-117.

[8]黄晓燕,谭玮宝,康晨晨等.“租购同权”政策对学区房溢价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特征价格模型的广州实证[J].人文地理,2022,37(05):42-52.

[9]康晨晨,黄晓燕*,夏伊凡.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价值分级分类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以陕西省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J/OL].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殷江滨,张倩倩,武文杰*,黄晓燕,翟婧彤,祁琪.多维距离对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影响及群体异质性[J].地理学报,2022,77(12):3146-3161.

[11]张甜,黄晓燕,李鹏,党小虎,曹小曙,邓铭江*.西北“水三线”地区生态经济枢纽区基本理论与建设布局[J].地理学报,2022,77(09):2154-2173.

[12]张甜,黄晓燕,邓铭江*. “深陆”通道助推一带一路纵深发展[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7-27(003).

[13]Xiaoyan Huang, Gaigai LU, Jiangbin Yin*, Weibao Tan. Non-linear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the physical activity of childre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2021, 98, 102968.

[14]Jiangbin Yin, Xinyu (Jason) Cao, Xiaoyan Huang*. Association between subway and life satisfaction: Evidence from Xi’an, Chin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21, 96, 102869.

[15]Jiangbin Yin, Xiaoyan Huang*, Yunyun Dong, Min Zhao, Weibao Tan. Dual-level impact of regional context and individual attributes on entrepreneurship among return migrants in China. Growth and Change. 2021, 52(2): 1099-1116.

[16]Jiangbin Yin, Xiaoyan Huang*, Jiyuan Li, Lixia Jin, Le Chen. Reurbanisation in my hometown? Effect of return migration on migrants' urban settlement intention. 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 2021,27(3):1-14 e2397.

[17]Donghua Wang, Xiaoshu Cao, Xiaoyan Huang. Equity of Accessibility to Health Care Servic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Underserved Areas[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21,31(01):167-180.

[18]曹小曙,徐建斌,李涛,黄晓燕,欧阳世殊,李保超.地理可达性减贫效应与机理研究进展[J/OL].地球科学进展:2021,1-12.

[19]殷江滨,李尚谦,姜磊,程哲,黄晓燕*,路改改.中国连片特困地区非农就业增长的时空特征与驱动因素[J].地理学报,2021,76(06):1471-1488.

[20]殷江滨,黄晓燕,李尚谦. 回流创业研究进展及基于空间嵌入的研究框架,地理研究,2021,40(10):2856-2870. 

谭玮宝,黄晓燕*,路改改,吴曼诗,殷江滨. 秦巴山区交通可达性对人口分布时空格局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9(02): 15-27.

[21]王东华,曹小曙,黄晓燕.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医疗可达性对贫困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9(2).

[22]Jason Cao, Zhesong Hao, Jiawen Yang*, Jiangbin Yin*, Xiaoyan Huang. Prioritizing neighborhood attributes to enhance neighborhood satisfaction: An impact asymmetry analysis. Cities, 2020,105:102854.

[23]路改改,殷江滨, 黄晓燕*.城市建成环境对儿童体力活动的影响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20(05):1-7.

[24]黄晓燕,曹小曙*,殷江滨,马瑞光.城市轨道交通和建成环境对居民步行行为的影响[J].地理学报,2020,75(06):1256-1271. 

[25]马卫,黄晓燕,曹小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放度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干旱区地理,2020,43(05):1358-1370.

[26]Xiaoyan Huang*, Xinyu Cao , Jiangbin Yin, Xiaoshu Cao, Can metro transit reduce driving? Evidence from Xi'an, China. Transport Policy, 2019: 350-359. 

[27]Xiaoyan Huang, Xinyu Cao*, Jiangbin Yin ,Xiaoshu Cao, Effects of metro transit on the ownership of mobility instruments in Xi’an, China.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17, 52(S1): 495-505. 

[28]Xiaoyan Huang*, Xiaoshu Cao, Xinyu Cao.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ransit access and auto ownership: evidence from Guangzhou, China.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Technology,2016,39(3):269-283.

[29]Xiaoyan Huang*, Xinyu Cao ,Xiaoshu Cao, Jiangbin Yin. How does the propensity of living near rail transit moderate the influence of rail transit on transit trip frequency in Xi'an?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6,54 : 194–204.

[30]Jiangbin Yin*, Xinyu (Jason) Cao, Xiaoyan Huang, Xiaoshu Cao. Applying the IPA-Kano model to examine environmental correlates of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A case study of Xi'an.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6,53: 461-472. 

[31]Jason Cao, Xiaoshu Cao, Chen Zhang, Xiaoyan Huang. The gaps in satisfaction with transit services among BRT, metro, and bus riders: Evidence from Guangzhou. Journal of Transport and Land Use , 2016, 9(3): 97-109. 

[32]曹小曙,闵家楠,黄晓燕.降雨和空气污染对城市居民公共自行车使用的影响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人文地理,2019,34(01):151-158.

[33]马卫,曹小曙,黄晓燕,刚毅.丝绸之路沿线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经济溢出效应测度[J].经济地理,2018,38(03):21-29+71.

[34]梁凯丽,曹小曙,黄晓燕.基于知识图谱的公共自行车出行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06):762-773.

[35] 殷江滨, 黄晓燕, 洪国志,等. 交通通达性对中国城市增长趋同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J]. 地理学报, 2016, 71(10):1767-1783. 

[36]王璐,黄晓燕*,曹小曙,范虹. 贫困山区不同层级可达性及其经济效应——以秦巴山区为例[J]. 经济地理,2016,01:156-164.

[37]黄晓燕, 甄峰, 曹小曙, 等. 基于多维目标的城市宜居交通概念, 要素与框架[J]. 人文地理, 2015, 5: 013.

[38]黄晓燕, 刘夏琼, 曹小曙. 广州市三个圈层社区居民通勤碳排放特征——以都府小区、南雅苑小区和丽江花园为例[J]. 地理研究, 2015, 34(4):751-761. 

[39]曹小曙,杨文越,黄晓燕.基于智慧交通的可达性与交通出行碳排放——理论与实证[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04):418-429.

[40]黄晓燕,张爽,曹小曙. 广州市地铁可达性时空演化及其对公交可达性的影响[J]. 地理科学进展,2014,08:1078-1089.

[41]Xiaoshu Cao*, Xiaoyan Huang . City-level Determinants of Private Car ownership in China. Asian Geographer,2013,30(01):37-53. 

[42]王武林,曹小曙*,黄晓燕. 1980—2010年中国乡村公路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经济地理,2013,03:22-27+51.

[43]曹小曙*,黄晓燕,董哲. 基于GIS的公共交通可达性与居民出行特征[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5:98-105.

[44]黄晓燕, 曹小曙*, 李涛. 中国城市私人汽车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地理学报,2012,67(6),745~757.

[45]黄晓燕, 曹小曙*, 李涛.城市小汽车拥有及使用决策研究述评.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2),1608~1619.

[46]黄晓燕, 曹小曙*, 李涛.海南省区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关系. 地理研究, 2011, 30(06): 985-999.

专著

[1]  黄晓燕. 全球空间与一带一路:陆港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10-28.

[2]  黄晓燕. 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与小汽车出行决策.商务印书馆,2015-07-20.

[3]  曹小曙,黄晓燕,李涛,王妙妙.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案例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6.10.20.

[4]  曹小曙,黄晓燕,李涛,王妙妙.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编制技术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6.10.20. 

[5]  曹小曙,许志桦,马林兵,黄晓燕.中国乡村发展——交通可达性及其影响研究,三联出版社,18万字, 2014-10-20.

[6]  曹小曙,李涛,黄晓燕,张爽,刘夏琼. 非洲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 东南大学出版社,26.7万字, 2015-09-01.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42371214,时空间行为视角下交通弱势对社会融合影响的空间分异与机理,2024/01-2027/12,结题,主持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3FGLB017,面向空间均衡的居民交通出行行为研究,2023/11/01-2024/6/31,25万元,在研,主持;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9YFD1100901,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价值的分级分类体系与评价导则,2020/01-2022/12,结题,课题参与/子课题项目负责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41871168,城市轨道交通对不同收入群体通勤不平等的影响机理,2019/01-2022/12,结题,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41831284,中国西部贫困山区可达性减贫效应与机理,2019/01-2023/12,在研,参与;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项目41401127,城市不同交通方式可达性对居民小汽车出行的影响研究,2015/01-2017/12,结题,主持;             

[7]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交通可达性对不同尺度区域的减贫效应及影响机理,2018/01-2019/12,结题,主持;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41671160,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对居民出行模式转变的影响机理,2017/01-2020/12,结题,参与;

[9] 陕西师范大学, 人才计划,青年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资助计划项目(18QNGG013),2019/04-2023/04,结题,主持;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J13B04,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编制技术研究,2013/01-2015/12,结题,参与;

[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41171139,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对小汽车拥有及使用决策的影响研究,2012/01-2015/12,结题,参与。

荣誉获奖

[1]  数据驱动的国土空间规划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23年地理信息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1/20);

[2] 就业支持欠发达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机制和路径研究,获2023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教育厅(2/6);

[3] 广州市地铁可达性时空演化及其对公交可达性的影响,2020年中国城市地理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地理学会(1/3);

[4] 关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和区域合作共赢的建议,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13);

[5] 关于培育和发展小城镇、推进区域性整体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建议, 陕西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10);

[6] 关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和区域合作共赢空间发展战略研究,CTTI-BPA智库最佳实践奖二等奖(2/13);

[7] 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与小汽车出行决策,2017年度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1);

[8]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和区域合作共赢空间发展战略研究,陕西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13);

[9] 中国乡村发展——交通可达性及其影响研究,2015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4/4);

[10] 资源开发与生态协调的土地整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6/7);

[11] 广州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2014年国土资源(广东)科学技术奖二等奖(5/5)。


团队成员